世間美好的事物,很多都是一旦錯過,便無從再覓,可有的卻能僅憑雪泥鴻爪,留下一絲線索,數十年、數百年後,或可再次相遇,比如大花石蝴蝶和竹生羊奶子。
◎ 科技日報記者 趙漢斌
世間美好的事物,很多都是一旦錯過,便無從再覓,可有的卻能僅憑雪泥鴻爪,留下一絲線索,數十年、數百年後,或可再次相遇,比如大花石蝴蝶和竹生羊奶子。
大花石蝴蝶和竹生羊奶子均屬「極危」的植物,極富研究價值和經濟價值。
百年前,外國植物學家曾在我國雲南採集到大花石蝴蝶和竹生羊奶子的標本,做過一些簡單記錄,此後這兩種植物就靜靜消隱在山河之間。物換星移幾度秋,等到有心人去尋覓其蹤跡時,生境的改變、人類的干擾,原本就稀罕的,變得更加稀罕。
日前,記者從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瞭解到,中國西南野生生物種質資源庫(以下簡稱「種質資源庫」)的採集員團隊,「費盡移山心力」,從這兩種植物模式標本採集地——雲南蒙自的一處天坑周圍重新覓到了它們的芳蹤,並著手實施保護措施。

大花石蝴蝶
天坑為動植物生長發育提供了避難所
天坑是喀斯特地區石灰岩地層經過地下河不斷沖刷岩層並最終地表塌陷形成的一種規模較大的陷坑狀負地貌形態。其四周岩壁陡峭,獨特的地質地貌形成了有別於周圍區域的小氣候和適合生物生存的獨特生境。
以前,人們一直把天坑作為喀斯特漏斗的特例來看,2001年,我國學者正式提議將這種喀斯特地貌命名為「天坑」。
天坑深可達數十到數百米,具有巨大的容積,人類往往難以抵達,避免了人為干擾。天坑底部往往與地下河相連接,或曾有遷移的地下河道。

天坑航拍圖
「國內外對天坑植物群落的研究,以及近年天坑中眾多新記錄和新種的發現都表明,天坑內部形成的相對獨立的生態系統,為一些動植物的生長發育提供了避難所。就植物而言,它們更容易分化形成有別於周邊區域的生物類群,具有植物種類豐富、植被型別特殊、區系成分異常等特點,因此對生物多樣性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學價值。」種質資源庫種子採集團隊負責人張挺博士說。
為了對這一特殊生境下物種的種質資源進行有效儲存,2021年初,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種質資源庫在高山科學促進中心的支援下,聯合紅河州林業和草原局對蒙自市周邊的多個天坑進行了初步調查,並於2021年6月17日在無人機偵測和專業攀岩團隊的協助下,透過繩降的方式,對紅河州蒙自市一處直徑超過100米、深度約60-100米的大型天坑開展了種質資源的調查和採集工作。

天坑內部,種子採集員們在工作
「這是種質資源庫運行14年來,社會力量首次參與種質資源的搶救性收集工作。」張挺博士說,而且此次天坑調查,種質資源採集成果頗豐。

大花石蝴蝶
天坑崖壁發現大花石蝴蝶
大花石蝴蝶植株纖小而花朵碩大,清麗可人,是苦苣苔科石蝴蝶屬植物,生於海拔1200-2100米的石灰岩石壁或石縫中,因其纖小植株具碩大花朵而得名。
1895年,英國植物學家威廉姆·B·亨斯利根據威廉姆·漢考克采自雲南蒙自地區的標本,描述為石蝴蝶屬的一個新物種,模式標本現存於英國皇家植物園邱園標本館,此後再無發現。有媒體報道,我國雲南文山、廣西桂林、廣東深圳等地有發現和種植大花石蝴蝶,但經過審慎鑒定,並非該種。
根據國際植物保護聯盟(IUCN)標準評估,大花石蝴蝶的瀕危等級為「極危」(CR),當時發現的個體數量不超過300株,其中一個分布在公路邊的居群受人為活動的影響較大,生存受到了極大威脅。
《中國植物志》所載大花石蝴蝶的形態特徵為:「多年生小草本。葉多數,均基生,外部葉長達14.5厘米,具長柄,內部葉小,具短柄或近無柄;葉片干時紙質……花序4一10條,每花序有1—3花;花序梗長2.5—5厘米;苞片2,小,線形。產地分布:產雲南蒙自。生於山地石灰岩上,海拔約2100米。」
長期以來,大花石蝴蝶的廬山真面目一直難以確定。國家標本平台僅能查到兩份大花石蝴蝶的標本,其中一份為陳煥鏞先生從英國皇家植物園邱園標本館交換而得,標本並不完整,僅有幾個葉片和脫落的花;而另外一份標本實為石蝴蝶屬其他種類。

圖A 儲存於英國皇家植物園邱園標本館的模式標本;B 大花石蝴蝶墨線圖;C 儲存於中科院華南植物園標本館的標本
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博士研究生韓孟奇,專門從事石蝴蝶屬的研究。2020年,他在雲南蒙自附近找到了一個大花石蝴蝶的居群。
「因為我們是做種質資源保護的,韓孟奇博士把這個分布點的情況告訴了我們。為了收集大花石蝴蝶的種子,我們團隊往返四次去觀察它的花期、果期。」張挺說,大花石蝴蝶在野外分布區很小,結實率非常低,這可能也是它瀕危一個原因。
在漢考克發表這一物種124年後,種質資源庫採集團隊終於在模式標本發現地幸運地採集到第一批大花石蝴蝶種子。

圖A-D 大花石蝴蝶盛花期(B 花正面,C 花側面);E 果期植株;F 成熟果實;G 種子
在這處天坑的崖壁上,張挺和隊友們能發現「百年相遇」的大花石蝴蝶的一個新居群,這件事並不容易。「大花石蝴蝶野生居群的環境很特殊,它不光是在崖壁上,還是那種深凹進去的岩石縫裡,相當於維持了另外一個更小的微環境;它對濕度要求比較高,溫度和濕度要穩定。」張挺說,他們從崖壁下去時,是從多個角度一點點去找,把天坑搜索了一整遍,最後才發現這個居群。在不影響野外居群的情況下,他們帶了少部分活體,然後進行繁育。有了活體以及去年採到的種子,大花石蝴蝶有望告別滅絕或瀕危的境遇。

天坑崖壁上發現的大花石蝴蝶
張挺介紹,在苦苣苔科石蝴蝶屬中,大花石蝴蝶的花最大,花色艷麗,國外用它選育出很多新品種,具有極高的開發價值。目前市面上又比較流行微小盆栽花,一些專業從事花卉新品種研發的機構已在著手開發利用這一珍稀資源。
竹生羊奶子或可成為新興果品
幸運的是,在天坑周邊地區,張挺和他的隊友們還獲得了另一種「百年相遇」植物竹生羊奶子的成熟種子。
竹生羊奶子的模式標本由奧地利植物學家韓馬迪於1915年3月8日在雲南蒙自到蠻耗途中採集到,現存於奧地利維也納大學標本館,在此之後再無該物種的標本記錄,至今已「消失」106年。再次發現的竹生羊奶子個體數量不足20株,且大部分植株生長在村莊周圍,受人為影響極大,其在IUCN的瀕危等級也是「極危」(CR)。
「在全球生態破壞日益嚴重、生物多樣性快速喪失的大背景下,我們國家也面臨壓力。作為種子採集員,我們可以說在與時間賽跑。」張挺說。竹生羊奶子是胡頹子科胡頹子屬植物。它之所以進入張挺的目標名單,是因為研究的空白和記錄的貧乏。
《中國植物志》的記錄,也僅來自韓馬迪的簡單描述:產於雲南東南部;生於海拔1800米。模式標本采自雲南蒙自。
「但實際上國內並沒有它的模式標本、甚至沒有一張線描圖。查閱各種記載、專著也好,大家都沒有查到過,有可能覺得它都消失掉了。」張挺說,但他仍不死心,一遍遍查閱資料,但在偌大的區域鎖定一個物種,無異於大海撈針。
張挺甚至查詢過韓馬迪的科考日記,但日記里並沒有提到這個物種,他又分析韓馬迪行走的大致軌跡和時間節點,尋訪當地老百姓,查詢曾經古道的遺迹。「運氣還算比較好,最終還是在花期找到了『她』。」張挺說,但這次去,看到農田邊最先發現的兩棵已經被砍掉了。
竹生羊奶子種子量比較小,分布非常狹窄,採集到一份至少2500粒標準採集量,張挺他們還需要在未來兩年間,往返多次。

竹生羊奶子果實
經初步清理,此次採集隊按單株對竹生羊奶子的種子進行的採集共收集到5份約5000粒成熟種子,該批種子已根據種質資源庫的儲存規範正在開展清理、檢測和入庫工作。
「竹生羊奶子果實大,維生素C含量非常高,有極高的生態價值和經濟價值,人工開發後,可作為果蔬飲料食用。」中國西南野生生物種質資源庫種子採集員吉亞東博士說。
在這個天坑內,採集隊還採集到報春花屬、秋海棠屬、石蝴蝶屬和球蘭屬等多種珍稀物種的種質資源。「相信不久後,我們還會有新成果發表,給大家帶來更多驚喜。」張挺說。
文中圖片均由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提供
編輯:張琦琪
審核:朱麗
。发布者:科技日報,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lantinghuaji.com/post/35288.html
留言列表(30条)
看來植物學家說的有些物種滅絕了也不一定正確。這東西我們老家的山裡就有。
羊奶子我家鄉山坡上到處都是
竹生羊奶子果實好吃嗎
專家說很少,下面留言卻說很多
大花石蝴蝶和竹生羊奶子
我踩死了好多 以為是野草
植物里同科的長得很像,但是完全不是同一種啊。例如杜鵑花到處都是,長得差別都不大,但是有一種山杜鵑卻是一級保護植物。普通人分不清的,還以為和路邊的一樣
嗯嗯,就生長在村莊周圍,竟然經過了一百多年才被科學家發現,所以啊,科學家不應該總是坐在辦公室,要多出去走走。
為什麼不願意來大巴山呢?深山老林多的很,我們喊牛莽莽。
羊奶子賓川有種植,因為口感太酸,還有點澀,一般不會拿來直接吃,可以用鹽和辣椒粉腌制後再吃,更多是來泡酒。
這兩種植物武陵山地區利川一帶大把存在,從小就吃那個即將滅絕的羊奶子,就是太酸了。
這個是大花石蝴蝶嗎
竹生羊奶子屬於胡頹子屬的,這個屬裡面有51種植物,其中很多長得都差不多,竹生羊奶子是其中最少見的,你們那邊看得到的估計都是披針葉胡頹子,拜託別說你們那邊也有羊奶子了,你們以為專家都是傻嗎??還是你們就是植物學家??
關鍵我不是專家,我說老家的山上有很多沒人信,人家是專家一天坐在辦公室吹著空調,喝著茶說沒發現別人信
中國越來越重視環境和碳排放 現在野生動植物生態圈都在慢慢恢復
羊奶子我們那山裡多的很
看來植物學家說的有些物種滅絕了也不一定正確。這東西我們老家的山裡就有。!!
竹生羊奶子果實好吃嗎!
圖裡那個花 我小時候在山裡見過 印象也就一兩次吧 湖北地區山裡見過 這花還就愛長石縫縫裡
羊奶子不怎麼好吃
記得上小學時書上說三葉蟲早已滅絕,是什麼最古老的生物,可那時95年左右,我們村水坑裡多的是,我們拿罐頭瓶養著玩
羊奶子我們這邊多得很
竹生羊奶子,我老家多!
人類不去破壞,很多消失的物種都會重現
羊奶子這玩意在我們那裡叫牛奶奶,吃起來還可以,可以說是我們小時候的零食了,就是不知道是不是同一個物種。
我老家見過,
羊奶子。。。是80的我們小時候吃過的那個么?
即使躲到天坑,也沒逃脫人類干擾
保護好植物種子
我覺得地球上本來沒有生物,所有的動物和植物,都是隕石墜落形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