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採收根、葉,洗凈曬干。生於山坡或低山林下陰濕而帶腐殖質的草叢中。分布山東、江蘇、浙江、安徽、江西、湖北、四川、廣西、廣東、福建等地。

水晶花
來源產地
為金粟蘭科植物全緣金粟蘭的根或全草。
秋季採收根、葉,洗凈曬干。
生於山坡或低山林下陰濕而帶腐殖質的草叢中。分布山東、江蘇、浙江、安徽、江西、湖北、四川、廣西、廣東、福建等地。
別名黑細辛、四大天王、土細辛、四大金剛、四塊瓦、平頭細辛、紅線草、對葉四塊瓦、四葉對。

【原形態】
全緣金粟蘭 多年生草本,高25-55cm。根莖橫走,生多數鬚根,有特異氣味。
莖直立,一般不分枝,下部節上對生2片鱗狀葉。葉對生,通常4片生於莖頂,呈假輪生;葉柄長0.5-1.5cm;鱗狀葉寬卵形或三角形;托葉微小;葉片堅紙質,寬橢圓形或倒卵形,長8-15cm,寬4-10cm,先端漸尖,基部寬楔形,邊緣有鋸齒,齒端有一腺體,兩面無毛;側脈6-8對。穗狀花序頂生和腋生,通常1-5聚生,連總花梗長5-12cm;
苞片寬卵形或近半圓形,不分裂;花白色;雄蕊3,葯隔基部連合,著生於子房頂部柱頭外側,中央葯隔具1個2室的花藥,兩側葯隔各具1個1室的花藥,葯隔延長成線形,長5-8mm;
子房卵形。核果倒卵形。共期5-6月,果期7-8月。

性味功效
《中藥大辭典》
辛,性溫,有小毒。
驅風理氣,活血散瘀。治風濕痹痛,痢疾,腹瀉,胃痛,咳嗽,干血癆,跌打損傷,瘡癤腫毒。
《廣西中草藥》:
驅風鎮痛,活血散瘀,消腫解毒。治風濕性關節炎,急性腸胃炎,菌痢,咳嗽,跌打腫痛,瘡癤腫毒。
《中華本草》
微苦;澀;性溫
祛風除濕;散瘀消腫;止痛。主風濕痹痛;風寒感冒;跌打損傷;瘰癧;瘡癤腫痛
【歸經】
肝;肺經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6-9g;或入丸、散。外用:適量,搗敷。

【注意】
多服能引起嘔吐。
孕婦慎服。
。发布者:太極本草,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lantinghuaji.com/post/339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