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葵的栽培技術以及注意事項

落葵的栽培技術以及注意事項

落葵(學名:Basella rubra)亦稱胭脂菜、胭脂豆、蠶菜、木耳菜、天葵、皇宮菜、胡胭脂、牛皮凍、蟳公菜、蟳管菜、蟳菜、蝟菜、胭脂豆、軟筋菜、軟姜仔、藤菜、藤葵、非洲菠菜、繁露、龍宮菜、潺菜、蔠葵、紫角葉,是落葵科一年生藤蔓植物。

是一種可供食用的蔬菜。在廣東、香港叫做潺菜。四川稱豆腐菜,軟漿葉。嫩枝葉可作蔬菜;全草可供藥用,清涼涼血,外敷治癰毒。臺灣美濃客家話叫做齋嫲菜。中國梅州客家話叫做藤菜或西洋菜。川七 = 洋落葵(Anredera cordifolia)

落葵在中國分佈很廣,別名也多,如木耳菜、藤菜、軟漿葉、胭脂菜、豆腐菜等,系落葵科落葵屬一年生蔓生纏繞性植物。原產中國和印度,現在亞洲、非洲和美洲均有栽培。落葵以幼苗、嫩莖、嫩葉芽供食用,全株還可供藥用,落葵營養豐富。

據測定,每100克食用部分含蛋白質1.7克、碳水化合物3.1克、維生素C102毫克(在綠葉菜中居榜首),並富含胡蘿蔔素、鐵、磷、鈣等。食用方法多樣,可以炒食、涮火鍋、涼拌、作湯等。

有滑腸、利便、清熱等功效,經常食用能降壓益肝、清熱涼血、防止便祕,是一種保健蔬菜。此外落葵既是植物種名,有時也作同屬種的共稱,是一種原生態植物。

形態特徵:落葵是一年生纏繞草本。莖長可達數米,無毛,肉質,綠色或略帶紫紅色。落葵的葉片卵形或近圓形,長3-9釐米,寬2-8釐米,頂端漸尖,基部微心形或圓形,下延成柄,全緣,背面葉脈微凸起;葉柄長1-3釐米,上有凹槽。

落葵的穗狀花序腋生,長3-15 (-20) 釐米;苞片極小,早落;小苞片2,萼狀,長圓形,宿存;花被片淡紅色或淡紫色,卵狀長圓形,全緣,頂端鈍圓,內摺,下部白色,連合成筒;

雄蕊著生花被筒口,花絲短,基部扁寬,白色,花葯淡黃色;柱頭橢圓形。落葵的果實球形,直徑5-6毫米,紅色至深紅色或黑色,多汁液,外包宿存小苞片及花被。落葵的花期6-9月,果期7-10月。

生長習性:落葵耐高溫高溼,一般生長在疏鬆肥沃的沙壤土。種子一般發芽適溫在25℃左右,植株生長適溫在25℃~30℃,在整個生育期都需要土壤溼潤。落葵的個別品種對高溫短日照要求較嚴,多數品種對日照要求不嚴。落葵生於海拔2000m以下地區。

落葵的栽培技術:如春、秋季條播, 出苗後需間苗。生長期每旬施l次,苗高30-40釐米時應設支架, 供其攀緣。夏季高溫耐需澆冰, 保持土壤溼潤, 同時,摘心l~2次,促使分枝, 多萌發莖葉, 開花後1個月果實由綠轉紫黑色時,可以採種。 

栽培要點:落葵採用種子繁殖,春播先用溫水浸種2天,促使早發芽;夏秋播種不必浸種。行距50釐米,穴距40釐米左右,穴深5至6釐米,每穴2至3粒種子。播後蓋灰糞土約1釐米厚,並要保持土壤溼潤,氣溫15℃以上時,一般播後5至7天出苗。出苗後要勤除草。

苗高30釐米左右時,穴旁插立竹竿作為支柱,使蔓攀繞上架。生長期間,應不斷供給肥水(以氮肥為主),每次採收後,追澆一次肥水。不留種的及時摘除花序,促進植株、葉片肥大和多生速長;留種的要控制施肥,防止長得過旺。

栽培季節:落葵從播種至開始採收時間很短,加上耐熱、耐溼,所以在長江流域和華北地區自4月晚霜過後至8月可陸續播種。華北地區以春播為主,一般在4月中下旬,晚霜已過,地溫在15℃左右時即開始播種,進行露地栽培。

如用風障陽畦育苗移栽栽培時,可在3月上中旬在陽畦、塑料大棚等設施中育苗,4月中下旬定植在露地。落葵的春早熟栽培一般在1~2月育苗,2~3月定植在日光溫室或塑料大、中、小棚中。越冬栽培在10~12月播種,在日光溫室中栽培。

露地栽培枝:露地栽培是指生長髮育期主要在露地條件下的栽培方式,是目前中國南方的主要栽培方式。根據育苗環境的不同,又分為3種:一是露地直播栽培;二是露地育苗,移栽栽培;三是保護地育苗,露地移栽栽培。

整地施肥播種前每公頃施腐熟的有機肥45000~60000千克、過磷酸鈣750千克,深翻、耙平,春季做成平畦,夏季做成小高畦,防止雨澇。播種、育苗落葵種皮堅硬,發芽困難,播種前必須進行催芽處理。先用35℃的溫水浸種1~2天,後撈出放在30℃的恆溫箱中催芽。4天左右,種子即"露白"。夏秋播種,種子只需浸種,勿需催芽。

春季栽培希望早上市,或為了減少苗期管理用工時,可用育苗方式。育苗畦可設在風障陽畦中,也可在露地條件下。育苗畦應選高燥、排灌方便的向陽、背風地塊。施腐熟的有機肥30000千克/公頃,淺翻,做成平畦。播前灌水,水滲下後撒種,覆土1釐米。

如用風障陽畦育苗時,應扣嚴塑料薄膜,夜間加蓋草苫子。白天保持25~30℃,夜間15~20℃。溫度高時,應通風降溫。待定植前7~10天,逐漸撤除塑料薄膜進行大通風,最後轉為露地栽培,以提高適應能力。苗齡30天,4~5葉時即定植。

露地栽培多采用直播方式。播種量因採收方式不同而異。以採收嫩梢或幼苗的不搭架栽培,用撒播或條播法。撒播每公頃用種量100~120千克;條播法每公頃用種量75~90千克。上述兩法每公頃保苗45萬~47萬株。

以採收嫩葉為主的架式栽培採用條播或穴播法,每公頃用種量75千克左右,株行距為25~30釐米×40~60釐米,每穴2株。不論用什麼方式,播種前均應澆足水,播後覆土2~3釐米。晚春或夏、秋季播種,外界氣溫高,蒸發量大,為保持適宜的溼度,播後即覆蓋地膜或碎草,以保證出苗。出苗後立即撤除地膜或碎草。

田間管理利用育苗移栽栽培時,在露地晚霜過後定植於大田。定植密度為:以採食葉片進行搭架栽培時,株行距為30~40釐米×40~60釐米,每穴1~5株;以採食嫩梢進行不搭架栽培時,株行距為15~20釐米×30~40釐米,每穴1~3株。

直播時,1~2片真葉時間苗,4~5片真葉時定苗,株行距同上。落葵生育期要求溼潤的土壤環境。因此,從出苗後至拉秧,一直要經常澆水,保持土壤溼潤。春季3~5天一水,夏、秋季2~3天一水。落葵怕積水爛根,大雨後應及時排水防澇。

在2~3片葉苗期追第一次肥,每公頃施尿素150千克,或隨水衝施人糞尿7500千克。育苗者,定植緩苗後,於5~6葉期追第二次肥,施肥量同第一次。以後每10~15天追一次肥,或每採收一次追一次肥。每次每公頃尿素150~300千克,或人糞尿10000~15000千克。

施肥的原則是前期少些,中期多些,後期重施,以促進發生新梢,葉片肥大。在4~5片真葉時,或定植緩苗後,及上架時,或每次採收後要及時中耕除草,並在植株基部培土。夏季炎熱、多雨,雜草發生嚴重,應及時拔除。

以採食葉片為主的搭架栽培時,在植株高20~30釐米時,應搭架引蔓上架。以此改善通風通光條件,使植株在空間得到均勻、合理地分佈。搭架一般用1.5~2米的竹竿,每穴一竿紮成"人字"架,或籬壁架。開始應引蔓上架,後植株自動攀緣上架。

生長期應進行整枝。以採收嫩梢為目的的栽培整枝方法是:苗高30~35釐米時,留3~4葉收割頭梢。後選留2個強壯的旺盛側芽成梢,其餘抹去。收割2道梢後,再留2~4個強壯側芽成梢,其餘抹去。

在生長旺盛期可選留5~8個強壯側芽成梢,中後期應隨時抹去花蕾,到了收割末期,植株生長勢減弱,可留1~2個強壯側芽成梢。這樣有利於葉片肥大、梢肥莖壯、品質提高,且能縮短收穫期的間隔時間,提高產量。

以採收嫩葉為目的的整枝方法是:選留一條主蔓為骨幹蔓,當骨幹蔓長到架頂時摘心。再從骨幹蔓基部選留強壯側芽形成的側蔓。原骨幹蔓採收結束後要在緊貼新蔓處剪去。收穫後期,可根據植株的生長勢,減少骨幹蔓數。同時要儘早抹去花莖幼蕾。

這種管理方法植株單葉數少,但單葉重量大,葉片肥厚柔嫩,品質好,總產量高,商品價值高。落葵整枝的關鍵是摘除花莖和過多的腋芽,防止生長中心的過快轉移,減少過多的生長中心,保證穩產和高產。

採收:採食嫩葉為目的時,前期每15~20天採收一次,生長中期10~15天採收一次,後期10~17天一次。主食嫩梢時,可用刀割或剪刀剪。梢長10~15釐米時剪割,每7~10天一次。也可用前後期割嫩梢,中期採嫩葉的方法。一般每公頃產45000~75000千克。

種子發芽難?芹菜、生菜、空心菜等葉菜咋育苗?一文說透

47年前,這種植物入侵我國!卻發現有滋補功效,成了農民的搖錢樹

這個像草的植物叫什麼?種花不生,就這個野生出來了,13個月才長30釐米,3片葉?

除了韭菜,哪些葉菜也能一直採收?試試這3種,天氣越熱長得越好

3種葉子保健作用出人意料,陽臺種上幾盆,夠一家人吃

6種「入侵植物」,危害極大,見到就連根拔起,留著就會搞「破壞」!

這3種葉子保健效果出人意料,陽臺種上5盆夠一家人吃!

這4種花是「賤命」,越窮養越漂亮,多活十幾年!新手一定要看

4種花是「賤命」,越窮養越漂亮,能多活十幾年!

農村小院可以種植蔬菜嗎?能種哪些蔬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