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音蓮 Sempervivum tectorum 景天科長生草屬多肉植物,也叫做長生草、觀音座蓮、佛座蓮。原產於西班牙、法國、義大利等歐洲國家的山區,屬於高山多肉植物。
現在各地都很普及,是多肉植物中最常見的品種之一堪稱普貨之王。觀音蓮肉如其名,葉片蓮座狀環生,如蓮座一般的外形,葉片扁平細長,前端急尖,葉緣有小絨毛,充分光照下,葉尖和葉緣形成非常漂亮咖啡色或紫紅色。
觀音蓮開花嗎?
1、天南星科觀音蓮會開花:天南星科觀音蓮與海芋同屬,其生長習性相差無幾,每年都能開花,一般在春末夏初開放,但花朵的欣賞價值極低,就是一個佛焰苞而已,也不鮮豔、也不美觀,在開花期葉片生長不良,可以在花期將花剪去,以免消耗過多的養分,影響植株的營養生長。
2、景天科觀音蓮會開花:景天科觀音蓮的葉呈蓮座狀生長,長橢圓狀倒卵形,先端銳尖,聚傘花序,小花淡玫瑰紅色,蓇葖果,花期6~7月。
3、姜科觀音蓮會開花:姜科觀音蓮的花期一半為8月,花序形似寶塔狀,觀其白色純潔美麗的苞片和豔麗的脣狀黃色小花,是切花的優良花材,可作園林庭園佈置,庭院點綴等。
觀音蓮的養護管理
土壤:盆土要求疏鬆肥沃,具有良好的排水透氣性。可在盆土中加三分之一的腐殖土,再加三分之一的河沙或煤球渣,摻入少許骨粉。由於土壤是溼潤的;新栽的植株不必澆太多的水,保持其半乾狀態。
以利於根系的恢復盆土取一般泥土就可,好點是用園土加三分之一的腐殖土,再加三分之一的河沙或煤球渣,摻入少許骨粉。澆水不要太多,春秋15天左右一次,夏天四、五天一次,避開中午最熱時段。儘量不讓水滴沾上葉片。
多見光照,並每三、四天把盆轉個方向,使蓮花四面都能受到光照,會使它生長平坦,葉色翠綠誘人。但不要曝晒。 繁殖可用葉片間長出的小植株,小植株長大些就可把它剪下,讓剪口乾燥1-2天,栽入土中就會長根成新株。無論新株或買來不帶盆的老株,剛栽入時不要澆水,至多對土少許噴點水即可。
溫度:喜溫溼潤、半陰的生長環境,生長適溫為20-30℃,越冬溫度為15℃。冬季夜間溫度不低於5℃,白天在15℃以上,植株能繼續生長,可正常澆水,並適當施肥;如果控制澆水,使植株休眠,也能耐0℃的低溫。
長生草不耐熱,5月以後植株生長逐漸停止,進入夏季休眠期,家庭可放在走廊下或陽臺內側等無直射陽光、通風良好、雨淋不到的地方養護,並控制澆水,停止施肥,以免因悶熱、潮溼、土壤積水導致植株腐爛。
光照:夏季高溫時和冬季寒冷時植株都處於休眠狀態,主要生長期在較為涼爽的春、秋季節,生長期要求有充足的陽光,如果光照不足會導致株形鬆散,不緊湊,影響其觀賞,而在光照充足處生長的植株,葉片肥厚飽滿,株形緊湊,葉色靚麗。
澆水:澆水遵照「不幹不澆,澆則澆透」原則,避免長期積水,以免爛根,但也不能過於乾旱,否則植株雖然不會死亡,但生長緩慢,葉色暗淡,缺乏生機。夏季高溫期,葉片水分蒸發量大,需水量更多,如缺水極易使葉片萎蔫,所以須經常向葉面噴水,同時保持環境溼潤,但必須避免盆中積水,否則會引起根系腐爛。
施肥:每20天左右施一次腐熟的稀薄液肥或低氮高磷鉀的複合肥。施肥時不要將肥水濺到葉片上。施肥一般在天氣晴朗的早上或傍晚進行,當天的傍晚或第二天早上澆一次透水,以沖淡土壤中殘留的肥液。
冬季放在室內陽光充足的地方,倘若夜間最低溫度在10℃左右,並有一定的晝夜溫差,可適當澆水,酌情施肥,使植株繼續生長。如果保持不了這麼高的溫度,應控制澆水,維持盆土乾燥,停止施肥,使植株休眠,也能耐5℃的低溫,某些品種甚至能耐0℃的低溫。
觀音蓮的繁殖方法
1、扦插:觀音蓮可在生長季節將大蓮座周圍的小蓮座取下,有根的直接上盆,無根者晾幾天等傷口乾燥後再栽種。還可將走莖前端的小蓮座剪下,晾幾天後,在沙土或蛭石中扦插,插後保持介質稍溼潤,很容易生根。葉片扦插,雖然偶爾也能成活,但成功率很低。
2、播種:觀音蓮如果能採集到種子,可利用種子進行繁殖。在早春播種於冷床中,溫度為10℃時通常需要2~6個星期發芽,到幼苗足夠大時移栽入盆但是種子繁殖的幼苗生長緩慢。
3、組培:觀音蓮利用組織培養能進行快速繁殖,所需材料很容易獲得且繁殖成功率較大,而且還可產生不少變種,是種較有前途的繁殖方法。
多肉觀音蓮爆崽太多擠不下?側芽剪掉埋進土裡就活,來年收貨滿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