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年青是萬年青屬下的唯一種,是多年生常綠草本植物,又名蒕、千年蒕、開喉劍、九節蓮、冬不凋、冬不凋草、鐵扁擔、烏木毒、白沙草、斬蛇劍等,原產於中國南方和日本,是很受歡迎的優良觀賞植物,在中國有悠久的栽培歷史,其漢語名稱「蒕」意為「性喜溫暖的草本植物」。
形態特徵:根狀莖粗1.5-2.5釐米。葉3-6枚,厚紙質,矩圓形、披針形或倒披針形,長15 -50釐米,寬2.5-7釐米,先端急尖,基部稍狹,綠色,縱脈明顯浮凸;鞘葉披針形,長 5-12釐米。花葶短於葉,長2.5-4釐米;
穗狀花序長3-4釐米,寬1 .2-1.7釐米;具 幾十朵密集的花;苞片卵形,膜質,短於花,長2.5-6毫米,寬2-4毫米;花被長4-5 毫米,寬6毫米,淡黃色,裂片厚;花葯卵形,長1.4-1.5毫米。漿果直徑約8毫米,熟 時紅色。花期5-6月,果期9-11月。
產山東、江蘇、浙江、江西、湖北、湖南、廣西、貴州、四川。生林下潮溼處或草地 上,海拔750-1700米。全株有清熱解毒、散瘀止痛之效。各地常有盆栽供觀賞。多年生常綠草本,無地上莖。
根狀莖粗短,黃白色,有節,節上生多數細長鬚根。葉自根狀莖叢生,質厚,披針形或帶形,長10~25釐米,寬2.5~5.5釐米,邊緣略向內褶,基部漸窄呈葉柄狀,上面深綠色,下面淡綠色,直出平行脈多條,主脈較粗。春、夏從葉叢中生出花葶,長10~20釐米;
花多數,叢生於頂端排列成短穗狀花序;花被6片,淡綠白色,卵形至三角形,頭尖,基部寬,下部癒合成盤狀;雄蕊6,無柄,藥長橢圓形;子房球形,花柱短,柱頭3裂。漿果球形,桔紅色;內含種子1粒。
生長習性:喜在林下潮溼處或草地中生長。性喜半蔭、溫暖、溼潤、通風良好的環境,不耐旱,稍耐寒;忌陽光直射、忌積水。一般園土均可栽培,但以富含腐殖質、疏鬆透水性好的微酸性砂質壤土最好。
養護知識:天南星科、廣東萬年青屬常綠草本植物,又名亮絲草。莖直立,高40釐米至50釐米。葉卵圓形至卵狀披針形,基鈍,先端漸尖。花序由下部鞘內抽生,佛焰苞小、綠色。產自中國西南、華南,印度至馬來西亞也有分佈。
性喜溫暖、溼潤、疏蔭環境。盆栽以疏鬆肥沃、富含腐殖質、排水良好的 微酸性土壤為宜。不耐寒,越冬溫度5℃至8℃。葉面需經常噴水,盆土應經常保持溼潤。以扦插繁殖為主,在25℃條件下極易生根,也可分株。
廣東萬年青非常適應室內環境,既可盆栽,也可插瓶,能不斷生長,經久不凋。常見著名品種有:爪哇亮絲草,莖矮,基部分枝,葉卵圓形,有白色斑點,葉脈白色。斑葉亮絲草,呈灌木狀,葉面有不規則的亮綠或灰白色斑紋。
黃斑亮絲草,莖白色,有綠紋,具分枝。葉面有不規則的黃褐色斑紋,佛焰花苞綠白色。這三種亮絲草不耐寒,越冬適溫不應低於18℃。
花葉萬年青:花葉萬年青葉片上有多數不規則形的白色或淡黃色斑點,色調鮮明,四季青綠。喜溼潤。夏日多澆水,但忌積水,經常給葉面噴水。冬季減少澆水。花期不可淋雨。對肥料要求不高。換盆時施基肥,一般不需施肥。
適應性強,但以疏鬆、透氣性好、微酸性壤土為最適宜。北方地區冬季需室內越冬,江南地區可露地越冬,5℃以上不會發生凍害。喜半陰,忌曝晒。室內應放置於通風處並給予間接光照。分株繁殖。早春分割萌櫱苗,連根一起種植,成活容易。
播種也可,但一般不採用。分株可結合換盆進行,一般每年換盆1次,將叢生植株,分成數叢另行栽培,每3年分株1次。
紫背萬年青:紫背萬年青也叫紫錦蘭,為鴨跖草科常綠宿根草本,葉寬披針形,成環狀著生在短莖上葉面光滑深綠,葉背暗紫色;花腋生,白色花朵被二片蚌殼般的紫色苞片,花絲上有白色長毛,是室內常見栽培的觀葉植物。
此植物原產墨西哥和西印度群島,喜溫暖溼潤的氣候,適宜生長在溫度為15-25℃的環境中,喜光也耐陰,畏烈日,要求有肥沃、保水力土壤。紫背萬年青盆土宜用塘泥2份、泥炭1份混用。由於其適應性強,管理比較粗放,除5-10月要遮蔭或放置在半陰處外,其它都應給予充足的光照;
澆水要寧溼勿幹,但也不可過分潮溼或積水,否則時間一長就會爛根;天氣乾燥時,要經常噴水保持生長環境有較高的空氣溼度,施肥不宜過多,施1-2次餅肥水即可。冬季要放置在室內向溼潤處,保持6-10℃左右,土壤稍溼潤就行,不要太潮。
紫背萬年青多用分株法繁殖,也可有扦插、播種法。分株通常在春季結合翻盆時進行,做法是將密集的母株從間隙處用利刀切進行分株。扦插在生長季均可進行,做法是擷取莖頂端7-10釐米長,去掉下部葉片,扦入砂中,保溼,約2周即可生根。播種常在4月間採用盆播,出苗後生長迅速。小苗長至寸許時,要及時移植,當年秋天就可長成豐滿的植株。
斑馬葉萬年青:斑馬葉萬年青原產哥倫比亞,喜溫暖潮溼氣候,生長最適溫度為25℃至30℃,冬季室內溫度也應維持在15℃左右,最低10℃。盆栽用土可用腐葉土7份、壤土3份加沙1份混合配製。斑馬葉萬年青性喜半陰環境,忌直射陽光,可全年在室內栽培。
耐水溼,可於盆底置一水盤,盤內放水,使水不斷自盆底小孔浸潤盆土。冬季則要節制澆水,溫度越低越要注意少澆。冬季可能會有部分葉片變黃脫落,但只要不凍壞,翌春還可重新發葉。如放置室內過冬,生長較弱。
有徒長的趨勢,則可在生長季節放到室外半陰處培養一段時間,待生機恢復後再移回室內。施肥可在生長季節進行,看生勢而定,每月一二次,多施腐熟液肥或複合肥,促使葉色青碧,但氮肥不宜多用。
其「花」為天南星科典型的佛焰苞肉穗花序。很少或不結種子,故難用種子進行繁殖。繁殖基本是無性繁殖,主要方法有組織培養和扦插法。組織培養繁殖成功係數大,成本低,但需要一定的裝置和條件。扦插法是在春季將老莖剪成10至15釐米的小段,斜插於沙土中,保持溼潤,待生根長葉後移栽上盆。
也可在生長旺季將莖剪成有一二節的小段,長約五六釐米,晾幾天待切口乾爽後直接種於盆中,保持溼潤,很快就可髮根生葉。還可剪取帶葉的莖段插在透明玻璃的水瓶裡,以建築裝飾用的白米石將其固定,半個月左右便可見其長出潔白如玉的鬚根來,既可觀葉亦能賞根。
因其汁液有毒,操作中要注意勿使觸及面板及口、眼。與斑馬葉萬年青同屬的有30餘個品種,亦有一定觀賞價值,但本種為最大型者,其葉厚硬,具優雅美麗的斑紋和光澤,植株高大,莖粗壯,是理想的室內觀賞佳品。
栽培要點:溫暖、溼潤及半陰。盆栽夏季最好放在室內距朝南窗臺80釐米左右處或放在室外有遮蔭的地方,避免強光直晒,否則葉片易灼焦。除充足澆水外,每天早晚應向花盆周圍地面上灑水,以利造成溼潤的小氣候。
生長期間,澆水不可過多,當盆土表面發白時則是澆水的適期。每隔半個月施一次液肥。北方冬季入室後,室溫不可低於12℃。溫度過低,易導致受寒落葉死亡。冬季每週用溫水噴洗一次葉面,防止葉片被煙塵沾染,以保持莖葉清新秀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