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槿(學名:Hibiscus rosa-sinensis Linn. ):又名扶桑、佛槿、中國薔薇。由於花色大多為紅色,所以中國嶺南一帶將之俗稱為大紅花。常綠灌木,高約1-3米;小枝圓柱形,疏被星狀柔毛。葉闊卵形或狹卵形,兩面除背面沿脈上有少許疏毛外均無毛。
花單生於上部葉腋間,常下垂;花冠漏斗形,直徑6-10釐米,玫瑰紅色或淡紅、淡黃等色,花瓣倒卵形,先端圓,外面疏被柔毛。蒴果卵形,長約2.5釐米,平滑無毛,有喙。花期全年。
朱槿在古代就是一種受歡迎的觀賞性植物,原產地為中國。在西晉時期的一本著作《南方草木狀》中就已出現朱槿的記載。花大色豔,四季常開,主供園林觀用。在全世界,尤其是熱帶及亞熱帶地區多有種植。
形態特徵:朱槿的花單生於上部葉腋間,常下垂,花梗長3-7釐米,疏被星狀柔毛或滑無毛,近端有節;小苞片6-7,線形,長8-15毫米,疏被星狀柔毛,基部合生;花萼鐘形,長約2釐米。
被星狀柔毛,裂片5,卵形至披針形;花冠漏斗形,直徑6-10釐米,玫瑰紅色或淡紅、淡黃等色,花瓣倒卵形,先端圓,外面疏被柔毛;雄蕊柱長4-8釐米,平滑無毛;花柱枝5。
花色有紅、橙、黃、桃紅、橙黃、硃紅、粉紅、白等。據一些學者考證,朱槿原本的花色為紅色,其他顏色是改良出來的,有些改良成一花多色。終年開花,夏秋最盛。單朵花通常開一天後就凋謝,有些改良的品種可開兩天左右。朱槿的花期全年。
生長習性:朱槿為喜陽花卉,喜溫暖氣候及溼潤土壤,不耐寒霜。中國北方需於10月上、中旬移入高溫溫室內光照充足處過冬,室溫不能低於15℃,溫度過低引起落葉,成為影響來年開花的重要原因。
入室後澆水注意不宜過多,尢忌在枝幹基部土面有積水,防止基部皮層腐爛。來年4月下旬至5月上旬出室,初期應置背風向陽處,最好每年在出室時進行一次修剪、換盆工作。
同時去除老根、腐根、新增新土和基肥,生長季節還需每週施一次稀薄液肥,促使葉色深綠、開花繁茂。北方用盆栽,南方則多地栽。廣東一帶可用某些枝條長而柔軟的品種地栽編籬觀賞。
朱槿的繁殖方式
插床準備:扦插所用的介質應以排水良好,疏鬆透氣又清潔無菌為選擇標準。,如砂壤土、蛭石、河砂等均很相宜。以河砂為例:先用細篩將砂土內的粉術篩掉,並將過大的石粒揀出,用清水淘洗乾淨備用。
水泥特製的固定插床或木製的簡易插箱,都應事先刷洗乾淨,然後墊好排水孔,鋪入經過淘洗的河砂。河砂的厚度勿需過大,15釐米左右即可。砂面上部距床壁的上口宜留有相當的餘量。
以使插枝後床向覆蓋玻璃時不致壓倒插穗。鋪墊完竣後,再用l~3‰的過錳酸鉀水或100℃的開水遍澆一次,以作消菌防毒,防止捕穗因感染而腐爛。如用盆栽,也應參照上述要求進行處理。
選擇接穗:插穗要選擇一年生比較健壯的枝條,長度剪作10釐米左右,切口要平滑並應靠近節的基部。切後將下部葉片剪除,將上部每一片葉皆剪去l/2,以減少水分的蒸發。選取插穗可結合修剪整枝進行。
扦插繁殖:扦插時最好用竹籤或粗鐵絲於插床的砂面上扎孔,然後再將插穗按孔插入,以免插穗直接插入時搓傷皮層。扦插的距離以插穗的葉片互不接觸為準,一般約4釐米左右,深度可約2-3匣米。
插後噴水使插穗與砂粒密切結合,對因噴水而傾倒的插條要隨手扶直。最後在插床上嚴密地蓋好玻璃或糖料薄膜,如果放在陽光直接照射處,還應用葦簾給以遮蔭。
插後管理:插床應安置在有陽光的溫暖處。盆插或箱插者,可用空花盆適當墊高架好,放在火道上。這樣會增高插床的底溫,促使插穗加快生根。插箱放好後要經常檢查。天氣炎熱時,每天要掀起玻璃,向葉面噴水1~2次,以保證葉片不因缺少水分而蔫萎。
如箱內水汽達到飽和,所蓋玻璃片上則有大茸水珠凝聚,這時需將玻璃片稍稍錯開,空氣流通。插箱內的相對溼度應經常保持在90%左右。扦插溫度最好能保持在20—25℃之間。
如管理得當,插後20天即可生根。如發現新葉已經展開且長勢旺盛,說明已經生根。這時可逐漸開啟玻璃並減少噴水,以鍛鍊小苗,使之增強對外界環境的適應能力。
盆上管理:扦插後約40天即呵作上盆的準備。花盆要選用適合成活苗大小的瓦筒盆(內徑10釐米),盆土以砂質壤土為,摻以二成糞f拌合均勻,然後使用。上盆前,先將花盆的排水孔用碎瓦片墊好。
並覆蓋一層粗粒土,以使排水順利。再用碎馬掌片3~4片,放於粗粒土上,然後栽苗、填土、礅實、澆水。之後,將盒放置蔭涼處使其「緩苗」。以後再逐漸接觸陽光,約經十餘日後即可進行正常管理。
嫁接繁殖:此法多用於扦插不易成活的珍貴品種,還可接成能開出不同顏色花朵的植株。嫁接扶桑應選在生長旺季,以春季最佳,因成活後當年生長期長,植株可得到充分的生氏。存溫室條件下嫁接可四季進行。
砧木多選易繁殖、生長健壯、管理粗放、適應性強的品種。一般多以粉喇叭種為砧術。砧木應於事先扦插培養備用。 嫁接時要事先考慮接穗與砧木的生長快慢、分枝規律、節間長短、花期早晚等是否近似或一斂。
如多品種嫁接在一起,還應考慮花形、花色是否相配合理、鮮豔美觀。 嫁接方法可用切接、劈接及靠接。一般多選用簡單易行的劈接法。接穗要選用健壯的枝梢,粗細應與砧木相同。保留頂芽及2~3枚葉片,下部削成楔形。
將砧木頂梢剪掉,中間用利刀適當劈開,再將削成楔形的接穗插入擺正,對齊形成層,然後用塑料帶綁緊,置於室內無日光直射處。保持適當溼度,防止接穗上的葉片萎蔫。可將接穗用塑料袋套好。嫁接約一個月後可見成活。待成活後再逐漸去掉塑料袋及增加光照。
病害防治:常發生葉斑病、炭疽病和煤汙病,可用70%甲基託布津可溼性粉劑1000倍液噴灑。蟲害有蚜蟲、紅蜘蛛、刺蛾危害.可用10%除蟲精乳油2000倍液噴殺。
朱槿的作用用途:朱槿由於樹幹含水量極低,且在太平洋諸島上大量存在,可用作取火材料。最好是使用火犁法取火。莖皮纖維可搓繩索,織麻袋、造粗布、網及紙張等。
園林用途:朱瑾的花色鮮豔,花大形美。品種繁多,是著名的觀賞花木。多用於觀花綠籬。單花腋生;多用來美化籬笆或庭園;馬來西亞國花。桑鮮豔奪目的花朵,朝開薯萎.奼紫嫣紅,在南方多散植於池畔、亭前、道旁和牆邊,盆栽扶桑適用於客廳和入口處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