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花文殊蘭的栽培技術以及繁殖方式、文化背景

紅花文殊蘭的栽培技術以及繁殖方式、文化背景

紅花文殊蘭為多年生常綠草本植物,植株高60~100釐米,葉片為大型寬頻形,全緣,葉色翠綠。花葶自鱗莖中抽出,頂生傘形花序,每花序有小花20餘朵;花被筒暗紫色,花瓣5枚,長條形,紅色,邊緣為白色或淺粉色的寬條紋,具芳香。

形態特徵:紅花文殊蘭為多年生常綠草本植物,植株高60~100釐米,葉片為大型寬頻形,全緣,葉色翠綠。花葶自鱗莖中抽出,頂生傘形花序,每花序有小花20餘朵;花被筒暗紫色,花瓣5枚,長條形,紅色,邊緣為白色或淺粉色的寬條紋,具芳香。

生長習性:紅花文殊蘭喜溫暖溼潤以及光線充足的環境,忌諱烈日曝晒,生長溫度為15~20℃,要求疏鬆肥沃、腐殖質含量高的砂質土壤。

紅花文殊蘭的栽培技術

土壤:培養土要求富含腐殖質的酸性土壤,在粘重板結的土壤中根系常腐爛,可選用草炭土3份和2份沙土混合配製的培養土栽植。

澆水:生長期需水分充足,特別是開花前後以及開花期更為重要,盆土幹後應及時澆水,否則葉片易倒伏而影響生長,要使盆土間幹間溼,不可使盆中積水。冬季要控制澆水,但平時必須常在植株葉面噴水,以保持較高的空氣溼度。

陽光:比較耐陰,夏季高溫應移到室外涼棚下進行養護,在散光環境中生長最好,9月中旬移進室內向陽處。

溫度:性喜溫暖,適生溫度15℃至25℃,夏季注意遮蔭,並保持環境溫度不超過25℃,冬季要減少澆水、停止施肥,並保持溫室溫度不低於10℃。

施肥:從春到冬的整個生長季節中要常施追肥。一般每10~15天澆一次腐熟淡液肥或配製的營養液。追肥要在盆土乾燥時進行,施肥不當會使肉質根腐爛。

修剪:每年有新葉長出時,要脫去最外層的老葉,應隨時將黃葉剪去。花後要及時剪去花梗,以保持株形美觀。

紅花文殊蘭的繁殖方式:紅花文殊蘭性喜溫暖溼潤環境,比較耐陰。適生溫度15℃至25℃,宜於疏鬆、肥沃的沙壤土生長。可選用草炭土3份和2份沙土混合配製的培養土栽植。

紅花文殊蘭每年春季需要更換稍大的盆,並在盆土中加施基肥。換盆初期要將苗盆放在花蔭處緩苗5日至7日,然後移至散射光環境中蒔養。盆苗生長期,每兩週要施用一次稀薄有機液肥(濃度為20%)。

盆土保持溼潤,但不能積水。多以春秋季節進行分株繁殖。栽培盆土可選用草炭土與河沙以2∶1的比例混合的土壤。整個生長過程需水肥量都較大,保持盆土溼潤,不能缺水。

每2周澆施1次複合肥,花前施2~3次磷鉀肥,花後及時剪掉花葶。夏季注意遮蔭,並保持環境溫度不超過25℃。冬季減少澆水,停止施肥,並保持溫室溫度不低於10℃。

紅花文殊蘭的病害防治:夏季怕高溫,應移到室外涼棚下進行養護,9月中旬移進室內向陽處。在溫度過高、通風不良的環境中,容易發生煤煙病和紅蜘蛛為害。病害可噴灑多菌靈(濃度為0.2%),蟲害可噴灑樂果乳劑殺除。

生長期內易受吹綿蚧的危害,並伴有煤煙病發生,少量時可用清水沖洗,大量的用40%氧化樂果乳劑和80%敵敵畏乳劑1000倍混合液噴灑防治,並用清水沖洗煤煙病汙。

紅花文殊蘭的園林用途:古人把梅、蘭、竹、菊,喻為「四君子」,紅花文殊蘭作為觀賞其價值是非常高的,其花枝帶有雍容華貴的暗紫色,枝條雖然生長的並不整齊。

但是整體來看卻有一種不規則的美麗,通常在春秋季節的時候分株繁殖,保持土壤溼潤,紅花文殊蘭自然會生長的很美麗動人,與這一園美色爭奇鬥豔。

紅花文殊蘭的文化背景

文化內涵:自然花草入畫後,都顯得簡約了,畫面上所呈現的不過是數枝或一段,然而,它的意義卻非常豐富。因為,畫家在對自然物的高度概括、提煉等加工之時,同時就賦予它以特別的意義。紅花文殊蘭是花卉畫中最熱門的題材之一,它反應了濃郁的中國文化精神,也因此擁有非常廣泛的愛好者。

這5種「黴運花」最好不要養在家裡,趕緊扔出家門,不懂的快看!

這種外來入侵植物,在國外氾濫成災,在我國卻快被吃絕了

這種入侵植物,在國外氾濫成災,在我國野生的都快被吃絕了

生死、愛戀與文化象徵的交融,彼岸花寓意是什麼?

花草三不送,送了變仇人,不可否認,老祖宗說的話,真的有道理

盆裡撒點它,很快冒新芽,花苞鼓了一茬茬,花語代表母愛

丁香花是木犀科,具有一定的藥用價值,古詩詞中的象徵意義

從花朵到文化:探索虞美人的植物文化和種植養護技巧

洋桔梗為什麼不能送人,不同的文化,洋桔梗的花語和象徵意義解讀

滿天星的鑑賞養護以及插花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