栽培
自然生長在溪谷、河畔等環境,因此能適合全日照或半日照,根系略耐潮濕。主幹增粗速度緩慢,側枝則生長迅速。開花於當年生枝條,因此在冬季落葉期進行整枝修剪,可以有效促進春季萌生新枝於夏季開花。繁殖採用播種與扦插法,以扦插法繁殖為主。一般剪取木質化枝條約5~10cm粗,直接扦插也有很高的成活率。
應用
優質本土樹種,枝幹堅韌可抗強風,花朵繁密為良好蜜源,適合作為行道樹、園景樹使用。園藝上亦常使用九芎枝幹嫁接紫薇,以提高觀賞性。水土保持上也曾推廣用九芎枝幹容易發根萌芽成活的特性,於邊坡上打九芎樁來往穩固土石。
知識
台灣原生樹種,在低海拔山區及郊野普遍分布,因此全台各地普遍都有因九芎而起的地名,例如九芎林(今新竹縣芎林鄉)、九芎根、九芎腳…等。木材堅硬、耐濕耐腐,昔時作工寮房舍的房柱以及器具柄、砧板,亦可燒製薪炭及製作陀螺童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