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中養花需要注意什麼?
俗話說,「花卉養的好,七分靠水澆」。養花卉最重要的是懂得澆水的法則,什麼時候澆,怎麼澆都是需要學習的點。如果再知道這種花卉的生態習性就更好了,花養不好才怪。
前段時間盆栽小棧給網友推送過一篇關於澆水的文章,你可以簡單看下:
【澆花用水的好壞次序是?】
最好是雨水(沉澱後再用)→其次河水→池塘水(消毒後用)→自來水(沉澱2-3天後用)。
【怎麼判斷你的盆栽花卉該澆水了?】三個方法測定~
①敲擊法。用手指關節輕輕敲擊花盆上中部盆壁,如發出比較清脆的聲音,表示盆土已干,需要立即澆水;若發出沉悶的濁音,表示盆土潮濕,可暫不澆水。
②捏捻法。用手指捻一下盆土,如土壤呈粉末狀,表示盆土已干,應立即澆水;若土壤呈片狀或團粒狀,表示盆土潮濕,可暫不澆水。
③目測法。用眼睛觀察盆土表面顏色有無變化,如顏色變淺或呈灰白色,表示盆土已干,需要澆水;若顏色變深或呈褐色,表示盆土是濕潤的,可暫不澆水。
【一天中什麼時間適合澆水?】
盆花在一天中最合適的澆水時間因季節而異。夏季澆水以溫度較低的早晚時為好,即使在氣溫高而花卉缺水萎蔫時,也不能馬上澆水,而應將盆花移入陰處,待盆土溫度降低後才能澆水。
一般宜在早晨8時及下午5時左右進行;冬季的澆水以中午(上午10時至下午2時)氣溫較高時進行為好;春秋季的澆水則可隨時進行。
【不同的花卉盆栽種類怎麼澆水?】
①常見的多肉類、仙人掌類及蘆薈、景天科花卉,根系不發達,應少澆水。
②像紫薇、九里香、雀梅等有的花卉,葉小、水分蒸發慢,澆水少才能多開花
③蕨類植物需水量較大,如飛雪蕨、鳥巢蕨、波士頓蕨等都需要水多及空氣濕度大的環境。
④像秋海棠、大岩桐、蒲包花等花木,葉片上生有一層密密的絨毛,不宜在葉面上噴水,否則水分難以蒸發,易霉爛生病。
看到問題題目的時我就在想,到底是養死了多少花才會提出這樣的問題啊!下面就來教教你吧:
一、家裡養花不僅要注意的是養花的方法,也要注意種類。既然這麼不懂得養花那就先從一些好養的花開始養起吧。什麼樣的花比較好養呢?
1.仙人掌或者是吊蘭,澆澆水就是了,而且仙人掌的話連水都不用常澆,吊蘭還有凈化室內空氣的優點,可以說說是最佳選擇了。
2.觀葉類的也有許多不錯的,葉蘭 龜背竹,一個星期澆一兩次就可以了。
3.如果是喜歡觀賞性強的花 長壽花 香雪蘭 蟹爪蘭 也很不錯
這些說的都是一些好養的花,下面從根源說說要注意什麼才能不把花養死。
二、每種植物也都有自己的喜好的,有的花喜歡陽光多一些,有的花喜陰,有的喜歡水,有的澆水多了會從根部腐爛。所以說瞭解你養的花的喜好很重要。注意的方面大概應該包括:多久澆一次水,多久施肥,耐寒程度,對土壤的要求的一些方面。
養花就像養寵物一樣也是需要格外細心的。
隨著裝修中甲醛含量的不斷增高我們基本上都會在家裡養幾盆花,最忌諱的莫過於養不了幾天就會死去,下面咱們就說說在家裡養花不死的注意事項:
第一,我們首先就是要瞭解的花的習性,不同種類的綠植生長的習性都是不一樣的,這需要我們好好的學習一下。
第二,通風和光照是對花一個自然的養料供給,陽臺就是一個非常適合的環境,充足的通風和光照,讓花可以吸收更多的新鮮空氣。
第三,盆土,我們一般是採用鬆軟的土壤,因為這樣的土壤通水性比較好,有助於花的茁壯成長。
第四,施肥和澆水,其實不用專門去購買一些綠植需要的肥料,我們廚房的生活垃圾有好多是可以重複利用的,淘米水、爛菜葉、豆渣等等,澆水需要我們注意的是晴天的早晨需要多澆水,陰天一定要避開,不同植物澆水的時間段也是不一樣的,我們需要掌握規律和專業的知識。
第五、花盆的選擇,我們需要選擇一些透水性好、通風效果佳的瓷盆、塑料盆等等。
第六、品種,我們一般選擇綠植都是為了凈化空氣為主要目的。
用心對待每一個植物,根據不同的植物的生長特性,澆水,施肥,修枝。每種植物都有自己的脾氣,切勿一直同仁。用心學,用觀察,滿足植物的一些需求,你的植物一定會生長的很好。養花並不僅僅只是澆水,還需要你的呵護,你的傾心。它們能夠給你的生活增加諸多的樂趣,不要講澆水當做是一項任務,用心對待。它會感恩你,會努力生長,會暫放。
一、少澆水。
家庭植物「殺手」的第一大罪狀就是愛心過剩。想像一下在自然界,雨天和晴天之間都有一段距離。在給植物澆水時,澆透-以透水孔出水為準,然後把底盤多餘的水倒掉,如果嫌天氣乾燥,留在裡面也無大礙,但建議是倒掉。然後給植物足夠的時間乾燥,大部分植物在5天左右都可以存活,多幹了一兩天,比根浸泡在水裡好。上班的人也許會注意到,辦公室租 的植物有專人來料理,一般都是一周才來澆一次水。他們的秘密就是:一周一次。因為南北濕度不同,四季的光線不同,在決定是否需要澆水時參考圖中的「一寸指」方法。
在決定是否澆水時,可以用手指或小木棒(比如冰激凌棒),伸入土裡1-2寸,感覺這個部分是乾燥的了,才可以澆水。如果這個部分是濕的,說明根部還很潤,不能澆水,如果澆了,根部就會受水過多而泡爛。這條適用於絕大部分植物。
二、宜光線。 萬物生長靠太陽,但對陽光的需求量又有些區別。有的喜陽,強光,可置於南窗或東窗-當然在夏日的烈日下,所有的小盆植物都會被烤乾的。有的喜半陰,適合放在北窗或其他略陰的室內。幾乎所有的開花植物都需要一定的陽光的照射。幾乎沒有一種植物能在黑暗的條件下生長。
三、透水孔。 花盆底部一定要有透水孔,這是模仿大自然環境的室內養殖。另外,在你諮詢花農的過程中,他們一般會建議你三、四天澆一次水或兩個月就施肥一次。家庭養花畢竟不是專業的,大家也很忙。建議你可以在花農的建議之上把各種動作的頻率減少。 易於室內養殖的植物 圖片上的星代表好養指數,5顆星為最易養,1顆為最不易養,都是相對於你需要澆水,照料,施肥的次數而言。
四、施肥注意薄肥勤施,盡量用有機肥。千萬不要施肥過量,凡是過猶不及,特別是無機肥,使用過量,直接導致植物燒根,甚至死去。
如果有什麼問題,可以訂閱:庭院秀秀。
花跟人一樣,在不同的環境(溫度、濕度、光照、肥料、土壤、地理位置、擺放的位置等)有不同的需求。不能一概而論,所以網上的很多知識只能夠用來作為參考,並不能照搬套用。舉個例子,植物葉子黃的原因有:
a、澆水過多根部腐爛。
b、溫度過低生長受阻。
c、空氣乾燥水分流失。
d、光照不足過於陰暗。
e、通風不良呼吸不足。
f、施肥過多燒傷根苗。
在沒有確定是哪一種情況之前,冒昧地採用相應的對策只會適得其反。很多花友應該都有這樣的經歷,不管是網上搜集的還是別人給講的,照做了以後反而讓植物死的更快。其實原因就在於你沒有真正瞭解到植物病變的真實原因,所以說很多知識只是作為一個參考,不能夠一概而論,只有專業的人瞭解到你真實的情況才能做出正確率較高的回答。
有時候把花養死了,才知道花是怎麼養的,比如去年養的梔子花澆了自來水幾次,半個月死翹翹,今年買了幾盆,綠油油的開了香噴噴的花,蟹爪蘭,去年養的,經常性澆水,養死了,這花不能多澆水,今年長記性了,給它喝一點點,ok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