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仙花怎樣繁殖和盆栽?
水仙花怎樣繁殖和盆栽?
小小的水仙花,好像是要說話,你要說什麼話,小小的水仙花。。。
水仙花是我國傳統的十大名花之一,水仙花喜水耐大肥,喜光,耐陰性別也比較強。是冬季室內種植的花卉之一,是新春點綴的珍品,被譽為「凌波仙子深受養花人的喜愛。
水仙花的繁殖
水仙花主要有側芽、側球、雙鱗片繁殖和組織培養育苗。
1、側芽繁殖,就是芽仔繁殖,用閹割種球時挖除包在裡面的側芽作為繁殖材料,在秋季均勻地撒在眼睛整理好的廂面上,蓋上一層薄泥土就可以,在撒側芽前廂面要澆透水。
2、側球繁殖,秋季將母球上自然分生的小鱗莖扒下來,作為種球進行繁殖。
3、雙鱗片繁殖,水仙花的母球內有很多側芽,基本上是隔兩張鱗片有一個芽,可以切兩張鱗片帶一個側芽的鱗莖盤作為繁殖材料。具體的做法是把母球放在4—10℃的溫度下處理4—8個星期,在常溫下切割鱗莖盤,每塊鱗莖盤含有2片鱗片和一個側芽,將鱗片上端切除留下2厘米作為繁殖材料,然後放在裝有含有50%的蛭石或者含水6%的砂的塑料袋內,封閉袋口放在溫度為20—28℃的黑暗地方,經過2—3個月就可以長出小鱗莖來種植。
水仙花的盆栽
在9——10月份,選擇飽滿充實健壯、名譽病蟲害的種球涼曬幾天,除去種球外膜質鱗片,修去老根,再根據用花時間來確定水養時間。一般室內家庭養水仙花50—60天才能開花。如果保持水溫在15℃左右,並且有充足的光線,25天左右就可以開花。因為養花人的審美情趣不同,可以在水養前按照自己的愛好,將種球進行精心雕琢造型。
選擇淺盆,在盆中放一些鵝卵石以固定水仙根系。先將鱗莖浸在水裡,2—3天後取出,剝去表皮,用鋒利小刀在球頂切一個十字淺口,以使芽容易抽出,促使早開花。再放在清水裡浸一夜,取出後擦去切口的粘液,然後擺在盛沙的花盆中,放在黑暗處,使它先髮根。根發出後,再放到水盆中培養,並且放到向陽溫暖處,3—4天更換一次水,白天要放在向陽溫暖處,晚上可以放到室內燈光下。水養法一般不施肥,有條件的在開花時期施點速效磷、鉀肥,可以使花開得更好。
要種植水仙花,首先要瞭解水仙的習性,水仙秋冬生長、早春開花,冬季要保持溫暖濕潤無嚴寒,忌夏季酷暑。水仙喜陽光充足,也耐半陰,要求疏鬆濕潤的土壤且需要充足的肥料。
水仙的土培盆栽法首先要將水仙頭處的泥土去掉,再剝去水仙球莖的褐色外衣,栽入花盆中
球莖的栽種深度為球體的二分之一,且栽植土壤為腐殖土摻入三分之一河沙
栽植後用噴壺將水澆透,但要注意不要澆水過多,防止土壤中缺少空氣而導致爛根
當嫩芽長至6厘米左右時花芽開始分化,3周後分化完成。來年4月下旬—5月上旬水仙抽苔開花,注意開花前後要施腐熟稀薄肥料2—3次,只有這樣才會使水仙花長的很旺盛,謝謝
希望能夠有幫助。有以下三種養殖方法:
1、(土培法)即利用大多數潤土花卉的培養法來栽培水仙,土培法一般來說家庭栽培很少用,土培水仙要用稀鬆的腐殖土,在培植前將水仙頭部外表乾枯的鱗莖剝掉並颳去老根,以做栽培備用。將腐殖土加入到盆沿約3厘米處,晃動盆使其緊實,然後將水仙鱗莖盤放入後再加約1厘米左右的土,然後澆水,並完全滲入,再將花盆移到陰涼處,5天後待鱗莖長出根後,再移到陽光下養殖。土養水仙花要注意土壤的乾濕度,而且是一個極端的處理方式,見干也要見濕。也就是說土不幹不能澆水,一旦澆水就要澆到盆底漏水為止,澆水的時間也一般選在早晚澆,白天澆的話很容易破壞根系的生長。
2、(水培法)即用淺盆水浸法培養:這類方法是家庭養殖水仙常用的方法。水養水仙之前要將水仙頭部外層乾枯的褐色鱗片去掉,護根泥及基部的褐色朽根也要去掉(注意不要碰到新根)。洗凈外表後將直立於無排水孔的淺盆中。往盆裡放入乾淨的水,淹沒到球莖1厘米左右的位置,然後放在陰涼處,等鱗莖球長出根部後再放在陽光下。水養水仙花最好要天天換水,一方面能防止水變質污染導致爛根,另一面,天天換水長出的根也更加的潔白美麗。換的水要最好是提前曬過的自來水,這樣可以殺滅細菌。水量保持浸泡花頭部一少半即可,在花期前改為兩到三天換一次水就好。
3、(沙培法):最好選用洗乾淨的細沙,盆當然也要求是透氣效能好的瓦盆,在栽植前要先將沙裝入盆中,到盆沿3厘米處,將剝去老莖葉的水仙頭部放在盆裡,在裝好細沙的花盆中再加入1厘米左右的沙子,然後將水仙頭部下莖埋入沙中1厘米左右,在上面鋪少許石子,之後澆水放在陰涼處,5天後轉放到有陽光的地方。使用細沙石培法栽培水仙也要天天澆水,如果澆水不及時容易造成缺水影響根部的生長。當然澆水也要盡量選在早晚澆。
你好!其實水仙花對盆栽的要求並不高,就像大多數綠植一樣它最喜歡15度左右的溫度,但是它有一個特點特別的招人喜歡,種上個半個月到一個月的時間它就會開花了是不是超級棒,這樣種起來超有成就感呢。它還有一個特別好的特點就是隨便你準備怎麼種都可以,不管你是用土種在花盆裡,還是用沙子種在院子里,又或者用水直接養在花瓶里,它都不會讓你失望的。
水仙的篩選是有竅門的,首先要看大小,一般8厘米以上為最好 (一級品),好的鱗莖環形呈扁圓狀,堅如扇,表面條紋比較寬,生有子球但不會開花;其次便是看其顏色,深褐有光澤為上。若按壓感到鬆軟,則鱗莖不好。
鱗莖期間為9-10月,盆土需要的材料為腐葉土,河沙,原土等,均勻混合。基肥使用有機肥,2-3厘米僅可栽1株,隨後放置於通風良好,陽光充足處。
常見問題解答
晾曬
水仙頭剛買回來應當放置於朝南的陽臺上曬兩天,這樣外皮便會幹燥鬆脫。
浸泡
去掉褐色皮膜跟它的老根,透過浸泡兩到三天的清水,使其充分吸收水分。
切割
長出新根後於頂芽兩側各劃一刀,擠壓切割傷口,再清洗乾淨,防止其表面發黃,本答題分享到這裡,
方法/步驟
1.側球繁殖 這是最常用的方法。側球著生在鱗莖球外的兩側,僅基部與母球相連,很容易自行脫離母體,秋季將其與母球分離,單獨種植,次年產生新球。
2.側芽繁殖 側芽是包在鱗莖球內部的芽,只在進行球根閹割時,才隨挖出的碎鱗片一起脫離母體,揀出白芽,秋季撒播在苗床上,翌年產生新球。
3.雙鱗片繁殖 用帶有兩個鱗片的鱗莖盤作繁殖材料,稱之雙鱗片繁殖。其方法是,把鱗莖先放在低溫 4 C~10C處 4~8周,然後在常溫中把鱗莖盤切小,使每塊帶有兩個鱗片,並將鱗片上端切除留下2厘米作繁殖材料,然後用塑料袋盛含水50%的蟶石或含水6%的沙,把繁殖材料放入袋中,封閉袋口,置 20 C~28 C溫度中黑暗的地方,經 2~3月可長出小鱗莖,成球率80%~90%。此法四季可以進行,但以4~9月為好。生成的小鱗莖移栽後的成活率可達80%~100%。
4.組織培養 用 MS培養基,每升附加30克蔗糖與5克的活性炭,用芽尖作外植體,亦可用具雙鱗片的莖盤5X10毫米作外植體,PH5~PH7,在25C中培養,接種後 10天產生小突起,20天後成小球,l月後轉入含 NAA 0.1毫克1/2MS的培養基中,6~8周後即產生根、葉,移栽大田可100%成活。
水仙花繁殖通常有三種
➡️【側球繁殖】
這是最常用的方法。側球著生在鱗莖球外的兩側,僅基部與母球相連,很容易自行脫離母體,秋季將其與母球分離,單獨種植,次年產生新球。
➡️【側芽繁殖】
側芽是包在鱗莖球內部的芽,只在進行球根閹割時,才隨挖出的碎鱗片一起脫離母體,揀出白芽,秋季撒播在花盤上,翌年產生新球。
➡️【雙鱗片繁殖】用帶有兩個鱗片的鱗莖盤作繁殖材料,稱之雙鱗片繁殖。其方法是,把鱗莖先放在低溫
4C~10C處
4~8周,然後在常溫中把鱗莖盤切小,使每塊帶有兩個鱗片,並將鱗片上端切除留下2厘米作繁殖材料,然後用塑料袋盛含水50%的蟶石或含水6%的沙,把繁殖材料放入袋中,封閉袋口,置20C~28C溫度中黑暗的地方,經2~3月可長出小鱗莖,成球率80%~90%。此法四季可以進行,但以4~9月為好。生成的小鱗莖移栽後的成活率可達80%~100%。
你好,我是胖妞的喜樂人生,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
水仙花是是我國很知名的傳統名花,在我國栽培歷史很長,其葉子直立挺拔,開花幽香淡雅,具有非常高的觀賞價值,素有「水中仙子來何處,翠袖黃冠白玉英」來讚美水仙花的品質。
一、水仙花的繁殖目前有三種:
1、側球繁殖:這個方法最常見,儲球生長在鱗莖球外部兩邊,僅僅基部和母株相連,比較容易自行脫離,在秋季時將其分離並種植,次年產生新球。
2、側芽繁殖。側芽包在鱗莖球內,在球根閹割時,挖出碎鱗片脫離母體並揀出白芽,在秋季撒播在苗床上,次年產生新球。
3、雙磷片繁殖。這是近幾年開始用的新辦法。將兩個鱗片的鱗莖放在4~10度的環境中放置一至二個月,然後取出放在常溫把鱗莖切小,保證每塊都有兩個鱗片,然後把鱗片上端切掉留2cm作為繁殖材料,放在裝有含6(bf)砂的水袋中密封,放里在20-28度黑暗地方,2~3月會長出新鱗莖。
二、水仙花如何盆栽
1、選擇盆土:需要生長在疏鬆腐質土壤中,通常新增適量腐熟的有機肥,增加土壤肥沃度及時給植株提供養分。
2、水肥管理:水仙花喜歡生長在濕潤盆土中,平時要及時給盆土澆水,在生長期隔半月施一次有機肥。
3、光照充足:雖然水仙花耐陰,但還是需要擺放在陽光下養護,在陽光下進行光合作用,使葉片有光澤度,促進開花,增加觀賞性。
以上回答希望能幫到您。😊
下面給大家看看水仙花是如何繁殖與盆栽的,我給大家組成五個小步驟,如下:
1、選擇盆土
水仙花對盆土的要求不是特別的嚴格,需要生長在疏鬆腐質性的土壤中,最好可以及時的給植株提供養分,通常情況下需將水仙花養殖在腐葉土中,當中可適量的新增一些腐熟的有機肥,增加土壤的肥沃度就好。
2、水肥管理
水仙花喜歡生長在濕潤的盆土中,說到水仙花盆栽怎麼養時,其實養殖方法特別的簡單,平時需及時給盆土澆水,保持土壤時刻濕潤就可以了,而且在生長期間還要隔半個月施一次有機肥,使其在盆土中生長更旺盛。
3、充足光照
雖然水仙花盆栽具有著一定的耐陰性,但它還是需要擺放在溫和的陽光下養護,在陽光的幫助下才能使葉片更有光澤,增加水仙花的觀賞價值,而如果缺乏陽光,那麼不僅不利於水仙花生長,還會影響其開花。
4、室內控溫
其實水仙花盆土養殖具有著一定的耐寒性,通常在南方地區盆栽時,每到冬季擺放在室內陽光下就可以安全越冬了,而擺放地區比較寒冷,不僅需要將其搬移到室內,還要將生長溫度控制在5℃以上,防止凍傷植株就好。
5、鱗莖繁殖
水仙花有很多不同的繁殖方法,通常每到春季時,將它從盆土中移出從基部切下鱗莖,將鱗莖放在涼爽通風處兩天左右,可用多菌靈溶液給盆土消毒處理一下,將鱗莖埋沒到土壤中,澆水保持濕潤使其根部好生根發芽。
雙鱗片繁殖:雙鱗片鱗片切小,鱗片上端切2cm,封袋,2―3月可生產新鱗片。
2
/7
鱗莖側方繁殖鱗莖側方繁殖是常用的方法。 儲藏鱗莖生長在鱗莖外側兩側,只有基部與母株連接,
3
/7
容易進行自我分離。 如果在秋天分離種植,第二年就會產生新的鱗莖。
4
/7
側芽繁殖側芽是指被球莖鱗莖包裹的芽。 去勢鱗莖的根部,從母體挖出破碎的鱗片。
5
/7
拾起白色的芽,秋天播種在苗床上,明年只能結出新的鱗莖。雙重尺度傳播雙重尺度傳播是近年來首次啟動的新方法。
6
/7
將帶有2個鱗狀物的燈泡放置在4-10℃的環境中,放置4-8周,在常溫下將球盤切成小塊確保2個鱗片後,
7
/7
切鱗片上端只剩下2厘米作為增殖材料放入塑料袋中,在塑料袋中裝入含有6(bf)水的沙子,裝入20-28℃的暗地面。